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兰在2025世界资产管理论坛上海水湾会议上表示,科技融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径,各国需要形成与自身科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他认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更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培育金融市场构建支持技术创新的市场生态,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的能力、强度和水平。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创新性地成立了债券市场“技术委员会”。邹兰表示,支持资本投资机构筹集资金是债券市场“技委”政策的重点,也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重要纽带。人民银行借鉴2018年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按照商业化原则和权利状态打造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摊工具,支持大型资本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债券。一些相关政治协议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信心。邹兰解释说,自今年以来的五个月里债券市场“技术委员会”的成立,科技创新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加快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约有280家企业发行了67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科技企业结构多元、分散广泛。 191家科技型企业发行了3770亿元创新债券,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企业参与其中。二是帮助发行人灵活选择发行方式,筹集长期资金。近半数科技公司发行了三年及以上债券,股权投资机构平均债券期限为5.8年。三是融资成本低。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创债券平均票面利率约为2%,市场认购活跃。金融机构积极提供做市、科技创新债券定价等服务,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加。
(编辑:关关)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